最近在讀 Implementing Domain-Driven Design 這本書,學習一下別人 是怎麼整理好整個大型軟的架構,並且重新檢視一下我們公司的程式碼的問題。

在 DDD 的概念中,一個模組 Domain / Bounded Context 應該是一個獨立的觀念,一個大型程式,應該是由許多 Bounded Context 組合而成,整個程式的架構應該僅量保持這些的純淨性,Bounded Context 的互用,要把上下行的關係定義清楚,程式碼間不應該在一個區塊中引入多個 Bounded Context

在整實作上,如何合檢視一個 class 是否有妥善的處理引用入的 Domain ,最簡單也最好用的方式就是看檔頭 import 的地方

import com.codahale.metrics.Meter

import org.apache.commons.lang.StringUtils
import org.jboss.netty.handler.timeout.TimeoutException
import org.slf4j.Logger;
import org.slf4j.LoggerFactory;

import com.yunglinho.common.JsonSerializer

import com.yunglinho.app.core.model.Location
import com.yunglinho.app.feature.SocialProfile
import com.yunglinho.app.service.LocationService

import scala.concurrent.Await
import scala.concurrent.ExecutionContext
import scala.concurrent.Future
import scala.concurrent.duration._

過去我排 import 的慣用法是按 有授權疑慮 的順序去排

  • com.* 的在最上面
  • org, net 排第二
  • 接著是排自己公司的東西,按 common, base, app 的順序去排,common 跟 based 是放 utilities & framework , app 就是放一個專案的東西了
  • 最後scala & java 的東西

這樣排的好處是, code review 一眼看過去,就可以知道用了那些版權有疑慮的東西,而且 import 時,不會把 java & scala 內建的東西蓋過去,同時也知道這支程式碼用了多少其它的東西

然而,這個機制,在 Scala’s Type Inference 的影響下,變的很不可靠。

Type Inference 是初學 Scala 時,覺得很方便的一個功能,能夠在寫程式時,少打很多的字,例如:

   // 在沒有 Type Inference 下, statement 的左右兩邊都要宣告型態
   val location: Location = new Location("Taipei")

   // 左邊的這邊其實是可以省下的
   val location = new Location("Taipei")
   
   // 左右兩邊都沒有 *Location* 的存在,但是卻是被引入在這邊了 
   val location = locationService.lookup("Taipei")

這看似方便的功能,卻有著非常深遠且負面的影響,在上面的例子中 Location 這類別,雖然在 import 時沒有出現過,但是卻是在 Reviewer 意料之外中,被帶入到了這程式碼中。

當然,在上面的例子中,Location & LocationService 是一套的觀念,所以沒有真的引入意料之外的 Domain 進來,但是如果今天程式碼寫的不好,是有個 ApplicationContextHolder.getCalendarService 的話,那就不一樣了。

在一行行 code review 時,有可能會抓到這問題,但是如果你沒有空一行行的看呢?或者是你是在 refactor 數千行程式碼時,那要怎樣一行行的去看呢?

所以,設計程式語言真的是很困難,一個看似方便的功能,卻在意料之外的地方造成困擾,讓我最近有點想回去改用 Java 。當然 Scala 還是個很好的語言,能夠幫我增加兩三倍的生產力,不過,卻會讓團隊工作時造成困擾。